|
|||||||||||||||||||
单位名称(盖章):新兴县审计局 填表时间:2012年9月17日 |
|||||||||||||||||||
职能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序号 |
子项名称 |
内容 |
实施依据 |
实施机构 |
收费标准 |
转变政府职能意见 |
|
承接对象 |
调整理由 |
备注 |
||||||
名称 |
机构性质 |
取消 |
转移 |
购买服务 |
下放 |
委托 |
保留 |
取消收费 |
|||||||||||
行政 执法 |
1 |
被审计单位违反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 |
|
|
被审计单位违反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2 |
拒不执行审计决定 |
|
|
拒不执行审计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一)、(二)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 |
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 |
|
|
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4 |
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
|
|
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的。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5 |
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 |
|
|
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的。 |
《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第八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6 |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 |
|
|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和五十二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7 |
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 |
|
|
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 |
《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及(一)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8 |
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
|
|
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及(二)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9 |
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 |
|
|
单位和个人有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的。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及(三)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0 |
虚列投资完成额 |
|
|
单位和个人有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的。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及(四)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1 |
虚列投资完成额 |
|
|
单位和个人有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的。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三条及(一)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2 |
截留代收的财政收入 |
|
|
企业和个人有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行为的。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三条及(二)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3 |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
|
|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及(一)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4 |
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
|
|
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及(二)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5 |
从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非法获益 |
|
|
从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非法获益。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及(三)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6 |
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
|
|
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及(四)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7 |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财政违法行为 |
|
|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财政违法行为。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三、十四、十五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8 |
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 |
|
|
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及(一)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19 |
缓收、不收财政收入 |
|
|
缓收、不收财政收入。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及(四)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及(一)、(五)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0 |
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
|
|
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及(五)款和第五条及(三)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1 |
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 |
|
|
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及(一)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2 |
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 |
|
|
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及(四)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3 |
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
|
|
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及(二)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4 |
违反规定动用预算预备费或者挪用预算周转金 |
|
|
违反规定动用预算预备费或者挪用预算周转金。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及(五)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5 |
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
|
|
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及(二)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6 |
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 |
|
|
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及(三)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7 |
截留、挪用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
|
|
截留、挪用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及(二)、(四)、(五)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8 |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
|
|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及(一)款。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29 |
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 |
|
|
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八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0 |
建设单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装修及设备购置标准的投资,设计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或违反合同规定范围,进行设计而增加的概算投资 |
|
|
建设单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装修及设备购置标准的投资,设计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或违反合同规定范围,进行设计而增加的概算投资。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和《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八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1 |
预算外资金收入不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坐收坐支 |
|
|
预算外资金收入不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坐收坐支。 |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及(三)款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第四十三、第四十四条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2 |
暂停拨款 |
|
|
暂停拨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3 |
暂时封存被审计单位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账册资料 |
|
|
暂时封存被审计单位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账册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4 |
制止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 |
|
|
制止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和第五十一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5 |
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
|
|
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6 |
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 |
|
|
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 |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暂行规定》第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第一百九十三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7 |
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
|
|
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8 |
审计结束后,提出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 |
|
|
审计结束后,提出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一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
|
39 |
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依法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和追究责任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九条和 第五十条。 |
审计部门 |
行政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