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云浮市生态环境局新兴分局关于新兴县新城镇排村桥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 : 2019-10-11 17:31
来源 : 新兴县环境保护局
浏览次数 : 45882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云浮市生态环境局新兴分局关于新兴县新城镇排村桥改建工程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拟对新兴县新城镇排村桥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新兴县新城镇排村桥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9101120191016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66-2887830服务窗口

   真:0766-2913001新兴分局

    通讯地址:新兴县新城镇新洲大道38号县行政服务中心五云浮市生态环境局新兴分局服务中心窗口

  邮 编:527400

    附件:新兴县新城镇排村桥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pdf

 

项目名称:

新兴县新城镇排村桥改建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线路起点位于新城镇二环路西段与荔园路相交处,终点接Y289线乡道(与通新成工业园北园的规划路对接)(地理位置坐标: E112°13'20.87"E112°13'14.98"N22°43'33.78"N 22°43'47.38"

建设单位:

新兴县地方公路管理站

环评机构:

广州材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根据《报告表》(报批稿),新兴县新城镇排村桥改建工程建设项目位于现有排村桥上游距离约15m处。起点位于联群村附近289乡道,向东南方向沿现状村道,水田、菜地、林道、鱼塘,跨越改河河道,终点接筠洲翔顺花园大门通道与新兴江沿河道路相交处,(起点:112°1252.26E22°4336.05N,终点:112°1259.98E22°4327.42N)。本工程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本项目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时速:60km/h;设计负荷:公路-Ⅰ级;桥梁宽度:10m;通航等级:内河VIII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地震动加速度峰值:0.05g;路线全长356.863m,其中桥梁长147m,引道长209.863m。全线设计速度采用60km/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管线综合及排放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项目预计总投资1255.91万元,环保投资20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1)地表水:施工废水设置临时隔油池+沉淀池循环,回用场地抑尘用水不外排基础开挖废水,设置围堰施工、沉淀池,回用场地抑尘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项目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2)环境空气:施工粉尘 燃油机器废气运输车辆尾气采取地面保湿、保洁防护措施。(3)声环境: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科学布置强设备,选择低噪声机械。(4)固体废物:弃土弃渣、建筑废料,弃土弃渣运至正在建设中的新成工业园·北园平整土地及道路使用。运营期:(一)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污水主要来源于主要是路面雨水径流污染物。项目拟在工程路面设集水管,在桥梁两侧各设置一个容积为10m3的沉淀池,项目营运期的路面径流废水通过集水管流入两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水体,减少雨水对水体的影响(二)大气环境: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项目进行道路绿化,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栽植,提高地表植被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效率,增强植被的生态功能,减少汽车尾气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三)声环境:项目通车后的噪声源主要是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从近期到远期,机动车噪声影响范围将逐渐增加。在未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敏感点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确保各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受到明显不良影响,采取加强绿化,利用高大树木降噪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路噪声的影响。(四)固废: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来源是降尘、载重汽车散落的固体废物,以及行人随意丢弃的垃圾废物。将安排专人定期打扫清理路面,在项目沿线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箱,集中收集后,运至当地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严禁直接排入簕竹河、新兴江等河流中。采取措施后,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生态防护措施:(1)施工期生态防护措施:项目建设占用部分人工绿化植物,施工进行前,应首先将这些作物进行移植,严禁随意破坏。加强施工期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随意破坏当地植被。选用乡土物种,在工程完成后立即栽种,并在栽种初期,予以必要的养护。如采用立体绿化护坡工程时,可先选择固着性强的先锋物种,在运营期间逐步用乡土物种替代。工程临时用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要求及时进行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并在竣工验收前实施完成。(2)运营前期生态防护措施:禁止向簕竹河等排放施工污水和倾倒垃圾。建立和健全消防体系,加强防火监测和警报工作,明确专人,杜绝火灾的发生。尽量保护项目现有资源,如地形地貌、溪流、水体、林地、农作物资源等。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采用乡土树种,可有效地减少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能自身繁衍。做好绿化工作,以吸收有害气体,达到净化大气环境、滞尘降噪的效果。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我局已对本项目报告采取了受理公告网上公示供群众了解项目的信息。公示时间为2019929日至20191010日,公示期间并未收到社会反馈意见。

 

                                                                                                                    

                                                                                                                              二○一九年十月十一日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