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大观
辛亥志士戚志云
发布时间 : 2019-07-05 10:14
来源 : 新兴县档案局
浏览次数 : 1222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戚志云,原名梦龄,号汉仙,系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第十二世嫡裔。戚志云十八九岁时取得三等秀才,得以入清廷充任漕标马队前营书记员。1891年20岁时,因一桩缉捕案立功升九品官。1894年充任两江(清朝时江苏、安徽合为江南,加江西构为两江)开济轮船上的文案,由于多次救护民船及生命,升任知县加五品衔,历任江北防汛保甲查账及采访节孝局委员、农工试验场会办、上海制造局和徐州官膏局文案等职。1908年随张道福外编到湖北,充任三江两浙旅、湖北师范学堂文案兼医官。1909年又充任汉口商业学堂医官。这时的戚志云涉世已深,经事已多,“每与学员等在一起的时候,悲先世之惨难,愤时局之艰危,革命思想日益勃发”。1910年,他被推举为汉口江苏同乡会董事,不久又被推举为卫生公益会干事长。因他在上海新医学讲习社学习毕业,成绩最优,被举荐为评议员、交通员,并深入各团体联会,组织发起上海中西医学会湖北分会,立誓要强壮民族之身。1911年5月,清政府不顾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将粤汉、川汉铁路由民办收为官控,极大地侵犯着民工的生计,国民人心惶惶。戚志云便与关少尧等在铁路协会流着眼泪演说,痛陈“大局一日不如一日,皇权专制太毒,不成立国民军不足以救中国之存亡”。他的演说得到众听者热烈鼓掌。这种情形被清政府督查掌握,要缉拿他。
  当清政府督查要拿办戚志云的时候,武昌起义的准备工作正秘密进行,清政府的新军已被革命军的“抬营主义”瓦解,众多士兵握枪指向清政府督署,戚志云得到保护脱身。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枪声打响,戚志云即刻通电联合各省同志会,提醒及早响应,迅速断黄河桥,把守、控制武胜关,占据三江口田家镇门户。戚志云又捐资集合长盛、棉花等街街邻成立公善商团保安一会,大家推他为正会长,领取枪械、徽章,率领会员不分昼夜穿梭巡查奸宄,维护地方治安。期间,施计劫获清军枪械、军装三十三件送起义军政分府。过了几天,汉口开战,起义兵英勇杀敌,凡有受伤军士,都送到卫生会,因戚志云学过医,他就在卫生会救治伤员。不久,汉口赤字会成立,他成为卫生医员,奔赴火线为士兵包扎伤口,抢救伤员。在战地上,遇道路纯熟会民军第二协步军一队需乘夜往跑马场外向刘家庙附近迎敌,但不知哪条道最近,戚志云便担当向导,率会员前进,开仗后,俘敌军一名。激战期间,得知敌军由蔡甸绕道攻击起义军时,戚志云献策,请汉阳铁厂将枪械及盐仓所屯淮盐速运武昌,又呈文提出淮盐管理办法给毕登瀛总监察暨军务部孙武部长代呈黎都督。后经批示,理财部核办,经陶德琨部长批准采择施行。后经孙武部长发给戚志云护照,派到汉口,一面做战地救护,一面秘密侦察敌情。期间,不避枪林弹雨,风雪渡江,陆续向军务部、政务部、外交部长官孙武、蔡绍忠、蔡济民、胡瑛、毕悟明及都督府军事参谋长杜锡钧报告敌情八十余次,其中极其紧要的十数次。在深入敌境中,几遭不测,险些丧命。
  武昌起义,战火激烈,清军顽固抵抗,革命军军情危急。戚志云认为,汉口火车站是敌人聚合之所,可布局在火车站消灭敌人。都督府参谋长杜锡钧经过研究他绘制的计划图,感觉可行,就把此计划报告给都督黎元洪,黎传谕迅速布置,又经汪秉乾参议员传谕给戚志云,说,如果这个计划实施成功,戚志云可到都督府供职。随后安排两个调查员协助戚志云,并派张厚德参谋会同到汉联合战时蒋翊武总司令官(蒋翊武:群治学社与共进会合作起义时的总指挥,汉阳失陷,黄兴离走时任护理民军总司令)秘密准备。戚志云一面于火车站瀚澜里前长清里93号租了朋友住宅,一面于瀚澜里后如寿里80号租设机关以备施放炸弹。这期间,戚志云考虑到所租房屋若无人居住会引起敌人注意,就将全家八口人冒险迁入居住。正在这时,即12月1日,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在汉阳失守,派领事盘恩到武昌请求都督黎元洪签“停战协定”,协定盖章后,以武汉三镇为主要战场的南北之战结束,戚志云的爆炸消灭敌人的计划未能执行。同一时间,法租界三德里17号,是蒋翊武司令设的又一机关,准备招募投降清军之用,不料被人举报给法捕房,法捕房搜去那里的炸药、武器、军衣、文件。戚志云得到黄耀庭调查员和张厚德参谋同时报告的这件事,就同张参谋到法捕房周旋,并与法捕房文案谢文甫私下协商,将炸药投江,取回蒋司令委任敌军姜队官为调查长的书札,面交杜锡钧参谋长验收。以后,革命政府军军务部长孙武,因战时重要电报概用密码,函请戚志云到武昌电局各处查取密码底本,翻译并破解敌情给孙武。武昌萍煤转运局毕登瀛经理因军煤转运,关系重大,请戚志云作转运助理,由军政府军务部发给护照、徽章开展革命工作。
  1912年5月6日,武昌萍煤转运局经理毕登瀛向黎元洪副总统呈文,为萍煤局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论功行赏”,其中一位就是戚志云。由于戚志云不是陆军出身,副总统批示:给戚志云加官,不合规定,但“发铜纪念章一面,其功绩送革命实录馆立传仰候”。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戚志云被安排到武昌萍煤转运局做管理员,时年41岁。 

《戚志云事略》档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