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群等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 : 2018-12-29 15:19
来源 : 新兴县水务局
浏览次数 : 1020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黄群等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一、黄群等四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1黄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

黄群,男,湖北武汉人,19675月出生,1997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2018820,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受台风影响出现重大险情,危急时刻,黄群同志带领第七六研究所11名同志组成抢险队,冒着狂风涌浪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不幸被巨浪卷入海中,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51岁。黄群同志长期从事国家战略型号产品科研与管理,负责或参与多型战略装备总体科研、设计、建造、试验工作。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长年坚守科研、生产第一线,以老黄牛精神担当尽责、苦干实干,持续研究和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先后组织完成16项国军标、船标的制定修订,组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为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作出突出成绩,为我国舰船事业奉献了一生。

2、宋月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宋月才,男,辽宁丹东人,19571月出生,1985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某试验平台负责人。2018820,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受台风影响出现重大险情,宋月才与抢险队员一起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面对狂风巨浪,他坚持最后撤离,因体力不支被巨浪卷入海中,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终年61岁。宋月才同志曾任海军某部艇长、基地副主任等职务,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他刻苦钻研、技术全面,屡次带领团队解决诸多技术难题,历时7年完成试验平台改造任务,先后编写7本试验平台人员培训教材,为提升关键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事业饱含深厚感情,不为国外高薪聘请所动,以舍小家顾大家保国家的情怀,为祖国建设贡献了毕生力量。

3、姜开斌:归田不解甲,军旅召必回

姜开斌,男,湖南常德人,195612月出生,1978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某试验平台机电负责人。2018820,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受台风影响出现重大险情,姜开斌冲锋在前,与抢险队员一起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不幸被巨浪卷入海中,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终年62岁。姜开斌同志曾任海军某部舰艇机电长,他爱岗敬业、能力突出,把满腔热血全部倾注到舰船事业中。他不图名、不图利,退休之后仍以一名老兵的热忱和执着参与试验平台工作,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同志,手把手地带出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多项技术保障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牺牲过程

2018819,宋月才接到温比亚台风预警通知,及时进行防台部署。黄群与规划处副处长孙逊等多次赶赴码头,检查落实情况。为实时掌握动态,黄群当晚在办公室通宵值班。

2018820早晨,台风风力持续加大,狂风巨浪袭向码头,试验平台部分缆桩已因受力过大严重变形至断裂,缆绳脱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情况非常危急,如不进一步采取措施,很有可能会造成试验平台失控、毁损、倾覆、沉没及其保障人员伤亡。在此紧急关头,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12名同志奋不顾身、毫不犹豫地冲向码头,去加固试验平台缆绳。在抗险救灾的过程中,接踵而至的巨浪将7名人员先后卷入海中。险情发生后,中船重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立即部署抗险救援工作,并安排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何纪武赶赴现场指挥。七六〇所领导班子现场全力组织救援,并及时报告大连市救援应急办、大连市公安局、辽宁省海事局,联系120急救中心等前来协助营救。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多方专业力量实施救援。

经全力施救,7名落水人员中有4人获救,黄群、宋月才、姜开斌3名同志壮烈牺牲。

4、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王继才,男,江苏灌云人,19608月出生,2003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开山岛村党支部原书记。2018727,王继才同志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同志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自1986年起,毅然担起守卫黄海前哨开山岛的重任。他和妻子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坚持每天升起国旗,每天按时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他舍小家为国家,守岛32年只有5个春节与家人团聚,孩子从小无法照顾,父母去世、女儿结婚,都因坚守执勤没有及时赶回。王继才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爱国奉献的忠诚答卷。

二、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1.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1月出生,195211月参加工作,1953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53,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毕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

郑德荣把一生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事业,把传扬红色理论作为责任和使命,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全国率先主持建立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他发表的多篇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有些则开拓了新领域或提出了独到见解。在生命最后几年,即便一直受结肠癌病痛折磨也不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理论的机会。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他唯一的遗嘱。他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给博士生上的第一课不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明确政治标准,要求学生首先在政治上、道德上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他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实行读书、思考、讨论、答疑、交流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前沿、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打好坚实专业基础,培养的49名博士,多人成为业界的领军人才。他始终将研究创新融入生命,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对于党的重大纪念活动,他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年届九旬仍信念弥坚,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1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召开前夕,他多次拔掉氧气管,在病榻上向学生口述反复修改论文并入选理论研讨会,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事业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2. 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5月出生,19848月参加工作,1991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925,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

把爱的种子播撒在祖国雪域高原 钟扬同志坚定执着、不畏艰险,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每年跋山涉水数万公里盘点西藏高原植物资源,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历时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攻关10年,在上海成功引种红树林,创造了世界引种最高纬度,为海岸生态打造了新的屏障。他十六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帮助西藏大学成功申请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名单,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空白,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心怀大爱、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都当成宝贵种子,精心呵护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学生崇敬和爱戴。他立志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热心科普教育,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遍布西部省份,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科研的骨干。他淡泊名利、勤勉务实,从不追求职级待遇,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后,探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用逐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3. 李泉新,男,汉族,江西丰城人,19582月出生,19762月参加工作,1985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2016531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8岁。 执纪坚如铁 担当铸忠诚

20153月,李泉新率领巡视组在对南昌市西湖区开展巡视时,收到群众反映原区委书记周某的信访件。刚开始,各种阻力就接踵而至,家属收到匿名恐吓短信。压力面前,他义正辞严:一查到底,出了问题我负责!在他的感召和组织下,巡视组深入了解印证周某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并及时移交省纪委。他结合深化政治巡视的需要,积极探索巡视工作规律,依纪依规创新挖老矿法”“捅天花板法等多种发现问题线索的方式。每轮巡视工作结束,他都要组织召开务虚会,总结规律,集思广益。每轮巡视他都反复告诫组员,巡视组是监督别人的,千万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2015年,在对县(市、区)巡视回头看期间,所巡视地方的一名区委书记被人举报。通过调查了解,这名区委书记在干部群众中口碑较好,个人没有涉嫌贪腐问题。对此,李泉新既肯定他的成绩,又一针见血指出其他问题,还结合自身实际,教方法、传经验。几年来,他为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澄清了问题,保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163月,李泉新住院第二天就强烈要求出院,不顾医生反对和家人劝说,拔掉针头,坐4个多小时的长途车连夜赶到被巡视单位。接连3天,他一边打点滴,一边布置工作、调阅材料、找人谈话,天天忙到凌晨。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一边输着液,一边叮嘱同事:问题线索要了解印证清楚……你们要张弛有度,注意休息……病好后,我还要和你们一起战斗!

 4. 许帅,男,汉族,河北磁县人,197911月出生,20029月参加工作,200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长。201691,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 生为难者解困扰 死为他人送光明

许帅同志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追求,心里始终装着困难群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不顾自身安危,始终冲在应急救助、发放物资、安置受灾群众的第一线。他放弃了稳定的机关工作,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救助管理站工作。他说:在地震灾区,我亲身感受到了救助别人的意义。我愿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数九寒天,他带队24小时上街巡逻,劝导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来站接受救助,3年救助1.5万人次。他把受助人员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在救助站设立了活动室、康复室等,常把自己设想成受助人员,感受温不温暖、方不方便、安不安全,不断改进站内设施。他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提出医助结合的工作设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站内设立医疗安置区,毅然将40多名站外托养的智障患者接回照料,为他们营造温馨、舒适的。他积极与公安部门对接,通过DNA血样比对为受助人员寻找亲人,让许多家庭得以团圆、流浪者不再流浪。他乐观豁达、恪尽职守,即使身患癌症,依然顽强地与病魔赛跑,生命最后时刻还想着开个班子会,研究救助站二期工程建设。他说:死亡并不可怕,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他把共产党人的大爱全部奉献给了群众,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完成了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

 5.姜仕坤,男,苗族,贵州册亨人,196912月出生,19908月参加工作,1992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2016412在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46岁。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姜仕坤同志是贵州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干部,深知贫困山区群众的疾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他的人生夙愿。在晴隆县工作6年多时间里,他始终以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的公仆情怀,投入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赢得贫困地区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他经常白天进村入户,在农村访贫问计,到企业调研座谈,足迹遍布所有乡镇、村居,晚上赶回城里开会到深夜,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的道路。他说:脱贫攻坚,开局就是决战,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在他主导下,晴隆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点亮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这张名片,做活羊、茶、果、蔬、烟、薏六大特色产业文章,实现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面对破旧的县城环境,他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在县城扩容改建中让群众得实惠。在他任职的20102015年,晴隆全县生产总值从20.89亿元增加到55.1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3.4亿元增加到7.63亿元,贫困人口从16.5万人下降到7.91万人。他工作多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帆布公文包,用了四五年不舍得换,运动鞋穿到褪色泛白不舍得扔。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社会交往简单,严格要求家属子女,从不干涉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他在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晴隆脱贫攻坚事业。

6.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654月出生,19877月参加工作,1996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626,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  国企铁汉,改革闯将

2004年张进担任重庆前卫仪表厂厂长以来,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来干,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国有企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12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前卫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2倍,利润总额增长20多倍,走出了一条具有前卫特色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他秉承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前卫军工精神,是出了名的铁汉2005年,在接到某重点型号军品紧急订货任务,要求3年完成500套产品后,他向军方立下军令状,最终提前半年完成任务。2009年,为完成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达的演练任务,他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坚守一线,靠前指挥,践行了一个船舶军工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0多年来,张进通过借力借势、多元合作,将原来产品单一的前卫厂打造成集军品、燃气计量、水务计量、风电控制系统、海洋石油装备、高压电能计量、IT配套的七大产业群,进一步壮大了公司发展实力。张进对待工作、对待职工温暖如火,但对待自己却近乎苛刻。上任后,他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提出要带头接受大家监督。上下班他带头自己驾乘私车,并要求生产采购等部门凡是以我亲戚、同学等名义来接洽业务的人员一律不接待。他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让领导干部的收入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不参与本单位任何其他形式的分配。他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

7.张超,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8月出生,20049月入伍,2009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2016427,张超同志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  筑梦海天的强军先锋

张超很小就树立了翱翔蓝天的人生理想,矢志强军报国。入伍12年,他苦练精飞本领,先后飞过8型战机,每次改装都当领头雁。在某新型战机改装中,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啃完2000多页的教材和资料,提前4个月完成改装任务,和战友们一道创造了多项纪录。在舰载机飞行训练期间,考核成绩全部优等,比计划时间缩短2年完成上舰前的几乎全部训练内容。在实战化对抗中,撰写2万余字的训练心得,总结编写歼—15飞机某课目训练教学法,为舰载机形成作战能力贡献了宝贵经验。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凭着迎难而上的闯劲,顺利完成双机纵队斤斗、海上超低空飞行等高难课目。20116月,在气象条件不符合最低起降标准的危急情况下,主动请缨,开辟生命通道,示范引领6架战机穿云破雾,在大雨中安全降落。成功处置飞机空中液压油泄漏、左发动机骤停等突发险情,在应对一次次危险中展示了顽强意志和作风。在海上维权中,先后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张超孝老爱亲、体贴妻女,在战友眼里,他浑身透着真诚,连续一个月热心帮助住院战友补课,多次登门解答战友请教的技术问题,自己省吃俭用却经常捐钱救助战友,用人格魅力昭示着生命大美。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