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广东小微企业融资难改善情况问卷调查、部门座谈会和调研资料,分析当前广东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情况、落实融资政策的效果以及当前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依托小微企业的政策诉求提炼破解融资难问题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难改善 分析
2018年,广东对全省小微企业开展融资难改善情况调查,并对300份问卷调查、部门座谈会和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情况持续改善,创新、新经济、高新技术、战略新兴等政府鼓励类企业融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一般企业;在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引导推动下效果明显,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但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多措并举,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多级联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举实现精准发力。
一、小微企业调查基本情况
(一)有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小微企业占比提高,经营环境有所改善,享受到地方政府政策优惠的小微企业比例明显提高。
调查企业中,经营情况选择良好的比选择不佳的约高5-10个百分点;从投资情况看,2018年有投资活动的和有投资计划的企业占比在55%以上,有投资计划的企业超过90%拟投资规模较小(500万元以下),主要集中于设备工器具购置(占比近50%)。
小微企业对税收优惠和政策感知度特别高,有近70%的小微企业享受到经营优惠政策,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占比过半。调查中发现,经过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频出,投资渠道多,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加,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明显增加。
(二)现阶段发生融资活动的小微企业比例虽然不高,但融资渠道明显拓宽,发生融资的小微企业逐年有所增加。
调查企业中,流动资金基本正常的占比近70%;一年内有发生融资活动的企业不多,只占30%左右,但融资渠道明显拓宽,融资主要集中于国有五大银行贷款、中小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民间借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使用各种融资基金、亲友借款和内部集资等八种渠道。调查结果还显示,融资成本最高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成本高达13%左右,最低的是亲友借款,基本没有融资成本,其次是使用各种融资基金,融资成本在5%以下。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情况有所缓解,融资效果比较理想,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部分或完全能得到满足。
调查企业中,有60%以上仍存在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列前三位的分别是融资成本高,银行贷款门槛高、环节多、时间长、额度少,融资渠道窄。
从融资效果看,资金需求可以完全满足的约在25%左右,资金需求部分可以满足的有近60%,只有约15%左右的企业资金需求完全无法满足。
从政府出台的诸多融资优惠政策来分析,小微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最多的是制造业,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小微企业最期待的优惠政策是降低贷款门槛、通过多渠道市场化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多元化融资、加大税收减免力度。
(四)拥有高新技术的小微企业明显受到投融资政策的青睐,投融资产生的效果明显,创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调查企业中,创新、新经济、高新技术、战略新兴等政府鼓励类企业的投资情况明显好于一般企业。这类企业一年以来有投资活动比例比一般企业高2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技术研发或专利投入的占比在45%以上;投资规模比一般企业大,投资注重生产设备升级或自主创新效率,对企业本身和整个行业未来一年发展的预判也明显优于一般企业。
从融资情况分析,企业普遍享受到各种的优惠政策。其中,鼓励类企业的融资情况明显优于一般企业,一年内有融资的比例超过35%,比一般企业高15个百分点左右;企业的平均融资额能达到1000万元左右,大幅领先于一般企业;存在融资难的企业占比比一般企业低20个百分点左右。
(五)一年内新注册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相对充足,计划新增投资的意愿不强,计划重新融资的企业不多。
调查企业中,一年内新注册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年内有投资计划的占比不到10%,比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前后企业低15个百分点以上,比经营时间在5年以上企业低20个百分点左右。
从融资情况分析,一年内新注册企业有融资的不多,存在融资难的比例仅占10%左右,比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前后和经营时间在5年以上企业低25个百分点以上。
(六)在各项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下,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广东各级政府积极完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支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各项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下,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显著。调查小微企业资金管理规范,制度建设加强,发展速度平稳,经营效益持续改善。2018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73.31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814.33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单位数达3.44万户,私营企业达2.01万户,均创历史新高。
调查企业中,融资政策持续推进,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目前,全省21个地市都设立了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共设立16家中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探索并已采用混合所有制的PPP模式组建和运营政策性担保机构;重点扶持和建设了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举办各种形式的示范活动超过1万场次。目前,中小微企业开发完成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分别占广东总件数的65%、75%和80%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小微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经济活力、推动技术进步,特别是提供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小微企业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突出。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小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
1.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小微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有些抵押物难以达到银行机构的放贷条件;小微企业自身实力薄弱、资信度较低,很难争取到担保机构的担保;目前许多银行机构从业绩和效率考虑,尚未与扶持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公司开展合作。
2.财务制度不规范,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使银行很难掌握其真实的资信状况,降低了银行机构放贷的意愿。
3.融资渠道单一。小微企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经营效益低等原因,达到上市条件的很少,直接融资比例极低,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4.行业信贷结构有待优化。信贷结构房地产化,房地产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较高,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贷款增长乏力。信贷结构房地产化,削弱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空间。
(二)主要原因。
1.小微企业自身的特性导致其融资难、融资贵。企业存在时间偏短,客观上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信任度较低,出现“贷款歧视”现象。最近几年小微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直位于50%枯荣线上下,在当前宏观经济总体放缓的背景下,抗风险能力即风险溢价,融资价格高于平均价格;资产规模小,相对而言难以提供合格的抵押担保物,难以形成充分有效的贷款增信;政策效果未充分发挥,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实施机制和体系建设双重并举,建立了信用保障、金融支持、多元化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但实际情况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没有被覆盖。
2.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财务信息不透明,对外披露机制不规范,信用信息获取不易,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前收集信息、调研、分析、决策等产生的成本相比偏高,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报告表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征信体系不健全,进展缓慢,管理经验薄弱,导致信用等级较低、风险较高、诚信问题突出、不良率较高。
3.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传统商业银行,在基本的数据搜集和积累方面缺乏主动意识,转型较为缓慢,随着以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金融微贷领域,传统商业银行的微贷业务受到影响。而互联网巨头借助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较好地掌握了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并推出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纯信用金融贷款业务,但信用体系建设、风控评估等有待进一步完善,也影响着小微企业的融资。
4.小微企业有效需求不足,信贷拓展遭遇瓶颈,贷款质量下滑、债权维护难促使银行贷款投放愈加审慎,管理欠规范影响到小微企业难以对接信贷标准。
三、几点建议
(一)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关键在于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实现精准发力。
完善信用体系解决融资难。政府引导,完善征信和担保、再担保体系,发展第三方征信、信用评级等机构,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成本;推动担保、风险补偿体系建设,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贷款风险补偿,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小微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直接融资。
以市场力量为主多管齐下解决融资贵。鼓励银行设立小微企业服务专营机构,缩短融资链条,设定专门融资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将经营状况良好、成长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集合发债,提高融资效率;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服务和融资双管齐下,提升融资能力。建立金融机构间跨层级、跨部门的小微企业专项工作小组,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建设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政府、创投、市场服务机构,区分目标客户和融资需求,构建需求和资源有效对接的服务网络;政府牵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融资路演等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展示平台,建立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
(二)提升价值创造力。
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必须提升产品服务的差异性和价值创造能力,优化客户群体,加大对拖欠款的惩处力度,建立良好的信誉体系。只有小微企业自身生存能力强大了,普惠金融才能更好地给予扶持。
(三)建设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多级联动网络。
利用银行、创投、担保等金融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形成政府、投融资机构和小微企业联动机制。
(四)鼓励创新,金融机构服务政策差异化。
推动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内部差异化改革,引导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另外,建议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民营银行补充不足。
(五)降低经营成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提高小微企业征收应纳所得税额上限,优化各项办税服务,充分落实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提振企业扩大投资、拓展业务的信心,提升发展空间。
(六)多部门协调推进。
协调有关部门简化企业融资抵押手续,减少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服务小微企业;营造诚信守法氛围,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银行信用评价和小微企业的投资信心;完善经营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报表,依法纳税,便于银行掌握小微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供稿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处
撰 稿:李两聪 全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