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之下,截止到今年4月份,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70.3万元,农业总产值1.36亿元,500万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7万元。今年1-5月份,实现税收总收入64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万元。全镇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850万元,已投入资金2437万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第一产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逐步形成。以“村企联创”为载体,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引入温氏“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投入300多万元,在湾中吉塘村建设现代家庭农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无害化养殖。柑桔、荔枝、青梅、肉桂等四大特色产业势头良好,新增镇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渠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带动5000多农户增收致富。加快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建成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8个和乡村助农取款点19个,顺利通过省的验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成镇级农产品监管站1个,实现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常态化。
(二)第二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打开新局面。协助推进异地招商的恒骏达不锈钢有限公司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450万元。新希望肥业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850万元,目前已进入投产试运行阶段。推动规模工业企业进行增资扩产,计划总投资6200万元林丰纸厂第二条生产线扩建工作已建成投产,完成了新南联纸厂锅炉改造工作,有效减少燃煤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第三产业逐步推进,生态旅游业活力四现。争取将我镇列入了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镇之一,镇打造星级农家乐旅游走廊。充分利用料坑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我镇着力打造料坑河鲜饮食长廊,做好饮食项目升级,修建了游泳池、休闲公园、露天舞台,改造一河两岸绿化带,通过大湾河生态观光旅游园区等项目,打造“生态之域”,取得了初步成效,发展带动当地餐饮服务业的发展,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总额1800多万元,同比增速居全县前列。
(四)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进。集全镇之力推进省重点项目汕湛高速公路(河头段)建设,该高速在我镇辖区内投资额达15亿元,总长13公里,征用土地面积约1360亩,途经湾边、楼下、河仔口和河头等4个村(居)委,历经调查摸底、征地拆迁、具体实施等阶段,目前全镇征收土地和青苗补偿工作已完成,山坟搬迁1077穴,完成率均为100%,征收房屋79座、鸡舍、猪舍及其它建筑物111座,完成率为99.5%。其中云湛高速河头互通、三角郎隧道等重要节点施工进展顺利。协助抓好总投资约1270万元的北峰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主坝、副坝、隧洞及防汛交通桥、管理房的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我镇按照建设“山水人家 稻香湾中”为目标,全面推进湾中生态文明村建设,深入开展旧村、生态环境、环境卫生、农贸集市等“五整治”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农场。同时,充分利用湾中现有的山地、山塘等资源,发展休闲生态农业,拓宽集体和群众收入来源。步郎村因经济基础落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在2013年被定为重点贫困村,通过采取生产扶贫、项目扶贫、开展危房改造以及劳动力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2015年村集体收入达11万元,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在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步郎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村,以“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如今已经建成了环村道、亲水平台、自来水管网、生活集中处理点等项目,村庄“硬化、美化、亮化”等工作正在一步步实现,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五)施精准扶贫。建立健全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脱贫台账”,深入剖析致贫原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结对帮扶责任人,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抓住农村山区扶贫的关键环节,强力攻坚,重点突破,确定湾中村、料坑为相对贫困村,制定了“一村一策”扶贫工作方案,分别完成佛山市高明区驻我镇的2个相对贫困村和县直单位帮扶我镇分散贫困户的对接工作。全镇631户1466人已全部录入到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平台。
2016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镇将对照责任目标,奋力拼搏,抓好各项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各项责任目标任务。
一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积极引导工企业扩规上档,开拓市场,提高产能。
三是强化税收征管。
四是做好农业生产服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