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透视政府 > 发展计划
河头镇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5-12-21 09:25 文档来源:新兴县河头镇 查看次数:164 【字体:

一、基本情况

河头镇位于新兴县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总面积16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2.8公顷(即20742亩),下辖河头居委会,河仔口﹑湾边﹑湾中﹑楼下﹑河西﹑步郎﹑料坑村委会8个村(居)委会,96条自然村,到2014年末,人口为2.5万人。河头镇镇域地势南高北低,省道S113线、簕竹河贯穿全镇,交通方便,水力、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得天独厚。镇内森林覆盖率达79.9%,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镇内经济以农、林、种养业以及造纸、小水电为主。

二、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河头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基层综合治理主导,打造生态镇为目标,团结和引领全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扎实苦干,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凸显特色产业。截至2015年11月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90万元,增长41.3%,实现税收总收入1132万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万元。全镇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850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4300万元,本年度到位资金1450万元。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良好态势。

(一)狠抓社会经济建设,盘活经济发展动力 

1、工业经济能级提升。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做好恒骏达不锈钢有限公司建设工作,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用地约为42.5亩,累计完成投资3450万元。新希望肥业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850万元,目前已进入投产试运行阶段。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其中,新南联纸业有限公司已完成锅炉改造工作,有效减少燃煤等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林丰纸业有限公司第三条生产线的建设,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我镇的工业产值增长。

2、农业经济加快发展。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全镇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今年全镇水稻插植面积15700亩,粮食总产6396吨。水稻两优插植面积达到95%以上,其中优质稻达到70%。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新模式、新品种,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湾中、湾边等村委笋竹种植基地达5210亩,河西肉桂种植基地达4320亩,料坑、步郎一带柑桔、荔枝、青梅种植基地增加至9050多亩,扩大种桑养蚕面积,全镇种桑面积达到1050亩

3、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着力打造料坑河鲜饮食长廊,做好饮食项目升级,修建了游泳池、休闲公园、露天舞台,改造一河两岸绿化带。推介本地旅游自然山水特色,通过大湾河生态观光旅游园区等项目,发展带动当地住宿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

(二)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善城乡面貌

1、基础设施不断夯实。结合“一事一议”、“以奖代补”项目,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2015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已获财政奖补项项目共9个,包括文化楼、村道、机耕路、水利设施建设及路灯建设等项目。投入资金90万元建设步郎生态文明村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成了环村道、小公园以及水景平台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

2、城乡环境明显提升。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模式,探索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处理机制。目前,全镇建成占地150平方米的垃圾中转站1个,新建垃圾池70个,同时给各村配置垃圾桶80余个,发放保洁收集车量26辆,全面完成“一村一点”的建设任务。开展新兴江水(河头辖区)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水资源的环保管理,全面清理禁养区内的非法养殖场,推进禽畜养殖治理建设与升级改造。做好环保节能减排工作,目前全镇50个禽畜养殖户减排项目已全部验收通过,工业源减排项目(新南联纸厂改燃生物质锅炉)目前正在进行环保验收工作。

3、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镇以开展创建“平安河头”为契机,切实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县牵头在省道113线的重点复杂路段、镇区街道和重点村庄统一安装治安视频监控,实行实时监控。安装治安视频监控后,全镇治安刑事案件明显下降,破案率明显上升。2015年,全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6起,调处成功16起,受理信访案件共4宗,已调处4宗,调处率均为100%。

4、汕湛高速河头征地拆迁工作进展顺利。成立了汕湛征地拆迁指挥部,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围绕汕湛高速征地拆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足够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如期完成县下达的征地任务。目前,已完成征用土地1241.7亩,完成率达91.22%。

(三)强化基层综合治理,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1、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一是做好村集体硬件基础建设,建设好公共活动平台。二是从农村五整治方面出发,规划和谋划好新农村建设。三是结合实际,提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收入。四是基层治理建设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公开化。五是谋划和制定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整改落实初步成效。

2、落实驻点联系群众制度。坚持开展代表学习交流、定期接待和调研走访等三大常态化活动。做到每月接访群众不少于2天,今年以来已接待群众33人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26个;在接访中搜集的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供工作决策参考,推动有关实际问题的落实。

3、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夯实了勤政廉政思想基础。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实行以制度管人、管事。强化纪检纠风,组织村干部观看《村委公开暗访调查》专题片,开展全面自查,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推进廉政直通车,及时对各村(居)委每月收支情况进行公开,使村委公开透明化,拉近干群关系。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下一步,我镇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生态立镇、绿色崛起”为工作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发展基调,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扎实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一)巩固提升农业产业,千方百计促民增收。一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严格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积极发展特色生态林果,着力抓好发展笋竹、肉桂种植和以荔枝、柑桔、青梅为主的水果种植。继续依靠“温氏”的带动,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设现代家庭农场,致力于打造生态种养强镇。二是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农民教育,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换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

(二)实施产业强镇,着力培育镇域经济支柱。依托我镇丰富的笋竹、水果、蔬菜、畜禽等农产品资源,采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重点发展果蔬储运、保鲜和笋竹初深加工。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农村条件。一是努力突破交通基础瓶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后分散,推进乡村公路建设。二是扎实推进水利农田基础建设。全力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大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三是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扩大面积、完善设施,综合开发、增强功能”的思路,不断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按照“山水步郎 梦想家园”的规划建设理念,打造集乡村旅游、乡村创业、创意创新、农产品展示、药材种植销售为一体的步郎生态文明示范村。以建设“山水人家 稻香湾中”为目标,充分利用湾中现有的山地、山塘等资源,发展休闲生态农业,全面推进湾中生态文明村建设。

(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一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林业经济,扩大林果种植规模,形成天然林、经济林、商品林相互补充的生态林木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选择适当区域发展农业生态示范基地和有机农产品种植。继续推进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二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簕竹河(河头段)流域治理,加强河流经过路段的垃圾整治。三是盘活生态旅游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基地,争取将湾中、步郎打造成特色旅游胜地,致力打造生态旅游强镇品牌。

(五)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先支持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加快科技推广和科学普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二是保障和改善民本民生。继续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健全和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关心和重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城镇低保、新农保、农村低保、五保、特困户生活救济制度。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