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馆 >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发布时间 : 2019-04-09 15:52
来源 : 新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浏览次数 : 2171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11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2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十条 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六条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八条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 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或者建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初评和审议。

    初评意见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

    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当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第二十六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保护规划未能有效实施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

    (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三十五条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

    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 境外组织违反本法第十五条 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境外个人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四十四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本法自201161日起施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5]18)附件

    第一条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第三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四条 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
  (一)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
  (三)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
  (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五)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第五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第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七条 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切实保护。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
  (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第八条 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

  第九条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中央直属单位可直接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

  第十条 申报者须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三)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第十一条 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各方须提交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第十二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第十三条 评审委员会由国家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和专业咨询。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国家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

  第十四条 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根据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进行评审,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第十六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

  第十七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十八条 国务院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十九条 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相应支持。同时,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第二十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评估、检查和监督,对未履行保护承诺、出现问题的,视不同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除名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 :广东省文化厅 关键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 :2017.04.15

第一条 为保护和传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传承人”),是指经省文化主管部门认定,承担和履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责任与义务,具有公认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传承人。

第三条 认定省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等法定程序。   

第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推荐省级传承人人选。公民也可以自行申请认定为省级传承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推荐省级传承人的,应当征得被推荐人的书面同意。

第五条 省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四)省级传承人应当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中产生。

第六条 下列人员不得认定为省级传承人:

(一)仅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

(二)文化主管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工作人员;

(三)其他不直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活动的人员。

第七条 申请或者推荐省级传承人,应当向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人或者被推荐人的基本情况;

(二)该项目的传承谱系及申请人或者被推荐人的学艺和传承经历及技艺特点、成就及相关证明材料;

   (三)开展项目传承活动情况;

(四)申请人或者被推荐人持有该项目相关实物和视听、影像资料情况;

(五)其他有关说明申请人或者被推荐人具有项目代表性的佐证材料;

(六)同意文化主管部门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公益性宣传的授权书;

(七)接受文化主管部门的监督及项目保护单位管理,自觉履行项目保护、传承、传播等相关义务的承诺书

第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接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核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并逐级推荐上报至省文化厅

申请人或者被推荐人属于省人民政府行政部门直属单位的,应当由项目保护单位审核、推荐,并将材料报送省文化厅。   

      第九条 省级传承人的评审、认定工作原则上两年进行一次,由省文化厅组织实施。

第十条 省文化厅按申报类别组成5名以上专家评审小组,通过资料审查、申请人或者被推荐人现场咨询与答辩等环节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初评,入选名单须经专家评审小组半数以上成员同意。

第十一条 省文化厅组织召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五名以上)会议,对初评意见和入选名单进行审议,经到会半数以上委员同意产生公示名单,通过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20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异议的,应当书面提出。省文化厅经过调查,认为异议不成立的,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告知异议人并说明理由;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重新组织专家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审。

第十二条 公示期满,省文化厅组织召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依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审定省级传承人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省级传承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开展传授、展示技艺、讲学以及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等活动;

(二)享受规定的传承人补助经费;

(三)开展传承活动有困难的,可以申请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予以支持;

(四)对项目保护经费的使用有知情权和建议权;

(五)提出项目保护与传承的意见、建议;

(六)其他与项目保护与传承相关的权利。

第十四条 省级传承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协助项目保护单位制定中长期保护规划(510年);

(二)制定传承计划,采取收徒、办学、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后继人才;

(三)妥善保存与项目密切相关的实物、资料等;

(四)积极配合文化部门、项目保护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等;

(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等公益性宣传推广活动;

(六)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项目保护单位开展项目档案和数据库建设,协助完整记录项目的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特点等。

(七)每年向项目保护单位提交项目保护、传承情况报告。

       第十五条 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支持省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传播、宣传展示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保护、传承活动经费,支持其开展带徒、传艺、资料整理和编辑出版、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具体措施。

第十六条 省文化厅指导项目保护单位开展对年事已高的省级传承人的技艺进行抢救性保护,完整记录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艺和经验。

第十七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传承人服务与管理制度,加强对辖区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服务与管理。

第十八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管理档案,及时更新信息。

第十九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传承人走访、慰问制度,遇有重大事项及时走访、慰问。

第二十条 文化主管部门对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经费支持或对技艺继承者给予补贴的,可签订协议,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跟踪考核。由财政给予传承人的补助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第二十一条 省级传承人遇有重大变故时(如罹患重大疾病、去世等),近亲属或徒弟等应当尽快向项目保护单位和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

第二十二条 市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将本行政区域内省级传承人履行传承职责、义务的情况报送省文化厅。

第二十三条 省文化厅应当建立省级传承人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并不定期对省级传承人履行保护传承职责、义务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第二十四条 省文化厅对贡献突出的省级传承人,不定期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

     第二十五条 省级传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省文化厅核实后,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

       (一)已去世,自然终止省级传承人资格;

(二)丧失传承能力,不能继续开展传承活动。

第二十六条 省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人义务的,经省文化厅核实后,可取消其省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111日施行,有效期3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